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风云人物

贞儿皇后,万贞儿: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 明宪宗为什么要如此宠幸万贞儿呢?

万贞儿是朱见深幼年时期的保姆。明宪宗即位时便封年长他17岁的万贞儿为贵妃。成化二年正月,生下明宪宗的皇长子,明宪宗大喜,加封她为皇贵妃。万贞儿是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。

万贞儿: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 明宪宗为什么要如此宠幸万贞儿呢?

万贞儿,宣德三年(1428年)出生。其父万贵本是山东诸城人,在县城里当一名县衙掾吏,后因亲属犯法受到株连,丢官之后,举家被发配到霸州(河北霸县)。万贞儿年仅四岁便被选入孙太后宫中,充入掖庭为奴。根据《明史演义》记载,万贞儿原是孙太后的宫女,因为聪明伶俐,深受孙太后的喜爱。在太子朱见深两岁的时候,孙太后派她去照顾,那一年万贞儿21岁。

从此万贞儿和太子形影不离。在太子登基前的十几年里,她尽职尽责地守护和照顾着朱见深,让这个历经父皇被囚、叔父监国、太子位一度被废的王子,在人生大起大落、孤苦无依、黯然神伤,担惊受怕的最黑暗的日子里,得到了温暖的慰藉。这大概也是明宪宗朱见深一辈子都爱万贞儿的最大原因吧。

万贞儿在朱见深的眼中既是姐姐,又是母亲,他对她充满了依恋。大概他自己也说不清何时爱上了万贞儿。他只知道,没有万贞儿,他的生命里就没有春天!万贞也同样,当这个大龄宫女需要爱情滋润的时候,相依为命的主子是她唯一能见到接触到的男人,虽然那时朱见深还小。她把自己的心和全部寄托,投到了这小太子身上,盼望有一天,这个小太子能成长为她一生的依靠。当然,在皇宫争斗的复杂环境里,这种异于常人的爱恋是不敢示人的。万贞儿和朱见深只能等,等待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。

万贞儿: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 明宪宗为什么要如此宠幸万贞儿呢?

景泰八年(1457年),明英宗因夺门之变复辟,朱建深重新被立为太子。七年后,明英宗驾崩,十八岁的太子朱见深继位,史称明宪宗。这时的万贞儿已经三十七岁了。任谁也没有想到,这个刚刚登上皇位的新皇帝,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在大殿之上,当着文武百官的面,宣布封万贞儿为皇后!这无异于一声炸雷,让满朝文武大臣目瞪口呆!

在那个封建时代,皇上要立一个宫女为皇后,是不符合封建礼教、理法的,而且这个皇上的贴身保姆比皇上大19岁,这是被皇室和朝廷大臣所不能容的。朱见深的提议首先遭到了生母周皇后的强烈反对。明宪宗无奈之下,只好改立父皇生前定下的宗室女吴氏为皇后,改立万贞儿为贵妃。年轻美貌,又有才学的吴皇后大婚后本以为能得到皇上的恩宠,不料夜夜伴孤灯,见不到皇帝的影。

明宪宗整日与万贞儿在一起,如漆似胶,形影不离。由于明宪宗对吴皇后的不闻不问,年轻的吴皇后忍不住将怨气撒到了万贞儿身上。这就跟现在的家庭似的,男人出轨,这老婆不怪男人,却怪小三一样。吴皇后对万贞儿动用了杖刑,打得万贞儿站不起来了!见自己心爱的女人被打,明宪宗不干了,不仅将吴皇后打入了冷宫,而且不顾太后与大臣的阻拦,下诏废了吴皇后。就连阻碍他废后的大臣都受到了明宪宗的处罚。单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,在皇上的眼里,万贞儿无人能及。

万贞儿: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 明宪宗为什么要如此宠幸万贞儿呢?

关于万贞儿的相貌,《万历野获编》卷三载,万贵妃“丰艳有肌”,“上每顾之则为色飞”。什么意思呢?这就是说万贞儿长得美艳、丰满,皇上一见到她就眉飞色舞,喜笑颜开。还有些史书记载万贵妃“貌雄声巨,类男子”。我个人以为,后者不可信。

如果万贞儿长得真如男子一般,先在孙太后这就过不了关。后宫靓丽的宫女无数,孙太后怎么会喜欢一个粗鄙的男人婆呢!而且,就算小时候的朱见深不懂得审美,但成人后呢?现实总会教人做出比较和选择的吧?再者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怎么会对男人婆动心呢!

何况万贞儿本来就是个地位极低的宫女,一个掖廷的女奴,如果长得丑陋的话,谁会注意她!还有,从明宪宗偶见孝宗之母只觉眼前一亮的记载来看,明宪宗是个审美观念非常正常的男人,没有心理疾病。所以他喜欢的万贞就算不是美女,也应该是可爱之人,而且一定是个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的女人。比如现在有很多会保养的女人,五十多岁了看上去才三十出头。

你想啊,万贞儿那么聪明的人,知道自己比皇上大得多,能不下功夫美容么!所以,后世有人诋毁万贞儿丑陋和明宪宗有人格障碍的说法,不靠谱。史料中记载,皇帝每次游幸的时候,都会带着万贞儿。万贞儿也总是穿着戎装,骑着马为前驱,或佩刀侍立左右。我想比起那些六宫粉黛的柔姿弱态,身着戎装的万贞儿给明宪宗的感觉一定是英姿飒爽,与众不同的。或许,这也是万贞儿受宠的关键吧。

万贞儿: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 明宪宗为什么要如此宠幸万贞儿呢?

对堪比杨贵妃之美的万贞儿来说,此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给明宪宗留下个一儿半女。 本来在成化二年正月,万贞儿曾生下一皇子,但不到满月,就夭折了。宪宗和万妃都非常悲痛。万妃后来没能再生育,但明宪宗并没有因此减少对她的宠爱。至于清朝史官说万贞儿此后性情大变,对其他能生育的妃嫔痛恨非常,不但逼怀孕的嫔妃坠胎,还下毒害死了孝宗生母之事,不足为信。

要知道,史料上最早有关万贵妃的官方记载,是明朝的官方正史《宪宗实录》。这本书是明宪宗朱见深去世后,孝宗弘治即了位后派人撰写的。这孝宗因自幼就目睹父亲宪宗对其生母不理不睬,却对万贵妃关怀备至、宠爱有加这一事实,所以明孝宗对万贞儿是嫉恨的。他命人在史书上丑化万贵妃,也就情有可原。

但是,即便如此,《宪宗实录》中也只是说万贞儿"专宠",在生活起居方面极尽奢华,因其之故,娘家人皆被封官,还有些人,在她的保护伞下搜刮民财等。里面虽对万贞儿有不利之词,但并没有人命的指控。为什么200多年后,清朝人为前朝人修的《明史》里面却冒出了人命一说呢?原来明末有个学者"毛奇龄",在撰写《胜朝彤史拾遗记》的明朝野史时,将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叫于慎行的学者写的《谷山笔尘》的野史内容,照搬了进去。书里对万贞儿万贵妃有两个指控:掖廷御幸有身,饮药伤坠者无数;纪淑妃之死,实妃为之。包括孝宗戏剧性的身世,也源于此书。

不过,于慎行大概怕别人说他造谣惑众,在文末加了一句“万历十二年一老中官为于道说如此”。对于此事,和于慎行同时代(万历年间)的学者沈德符,在他的著作中,对于慎行批评到:“......自谓得其说于今上初年老中官。不知宦寺传官讹舛,更甚于齐东,子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,十无一实者,最可笑。”但是,就是这么可笑的事,却在明代之后的文官笔下被一代代照抄无误。

可怜万贵妃的名誉,从此毁于一旦!看来民谚“哪个庙里都有屈死鬼”,还真不是子虚乌有!也因此,我采纳了《宪宗实录》里万贞儿比朱见深大19岁的记载,而非可信度不高的《明史》中记载的大17岁。不管是大19岁还是大17岁,都足以说明万贞儿与朱见深悬殊的年龄差距。但是真爱面前无老少。只不过是中国的审美观习惯了男子年长为正常而已。这也正突出了朱见深这个男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时期的皇帝,敢于挑战传统的可贵一面,以及万贞儿无人能比的巨大魅力。

万贞儿: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 明宪宗为什么要如此宠幸万贞儿呢?

一生只爱一人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就算一夫一妻制的今天,做到的男人们又能有多少呢?可是朱见深做到了。他不仅在万贞儿活着的时候,只爱她一人。就连死,也仿佛约好了一般。万贵妃于成化二十三年春病逝。万贵妃一死,宪宗好似失了主心骨,凄然说道:"贵妃一去,朕亦不久于人世了!"明宪宗亲自主持了万贵妃的葬礼,以皇后的待遇待之,并七天没上朝议事。

这年八月,郁郁寡欢的宪宗因想念万贞儿忧思成疾,追随万贞儿而去。是恋母情结也好,姐弟恋也罢,这个明朝皇帝做到了有史以来中国皇帝们都没有做到的专一。他在位23年,宠幸了万贞儿23年。他对待心爱之人的用情之专,用情之深,后代皇帝无人能及。万贞儿以一个卑微的宫女,半老徐娘之身,竟宠冠后宫,做了二十多年无名有实的皇后。

不能不说是个奇迹!万贞儿作为那个时代的地位低微之女,能够得到一国之君的宠爱,是何等的幸运与幸福!当然,有付出才有回报!正是万贞儿对幼年时的朱见深不离不弃,与之患难与共,才让朱见一生深爱她,宠她,离不开她!这个大了皇帝整整19岁的女人,不仅有可爱,善良、忠贞的一面,而且聪明,有头脑。《明史·后妃传》说她“机警,善迎帝意”,大概这也是朱见深喜欢万贞儿的又一原因吧。总之,能让一个一国之君对她死心塌地,作为女人,万贞儿无疑是最成功的!能将万千宠爱集于一己之身,她无疑又是最具魅力的女人!

万贞儿:明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 明宪宗为什么要如此宠幸万贞儿呢?

明宪宗为什么要如此宠幸万贞儿呢?

第一,宪宗知恩图报。

宪宗两岁被立为太子,万贞儿就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,抚养照顾他,给予了宪宗亲人一般的呵护和疼爱。所以在宪宗幼小的心灵里,万贞儿并非女婢,而是亲人。“土木堡之变”后,英宗被俘,宪宗被废为沂王,孤苦无依。这时,万贞儿仍然对宪宗不离不弃,陪伴他挺过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。俗话说:“最是无情帝王家。”但这时的万贞儿对待宪宗是真诚的。除了生活上关怀他,还给予他心灵上极大的慰藉。也许,就在此时,宪宗已暗暗发誓:“若有出头之日,定不负卿。”

后来,英宗重新登基,宪宗复位太子,两人日久生情,相互爱慕。也许就在此时,他们已互许终身。宪宗即位后,曾不惜违背生母周太后的反对,欲立万贞儿为皇后,终因万贞儿出身卑微,不合祖制礼法,改立吴氏为后。另外,宪宗在位期间,大力推行蠲免,也就是大幅减少百姓的赋税。特别是受灾地区,还可以免交赋税。这些都说明宪宗心怀感恩,是一个懂得报恩之人。

第二,万贞儿真心对待宪宗,熟知宪宗的嗜好。

万贞儿确实手段毒辣,心肠歹毒。但在浸满血泪的后宫,一个出生卑微、毫无家族势力的人,如果不使点手段,何以立足?况且她只是为了争宠,为了自己不被别人捏死。

万贞儿对宪宗是真心的,她要采用各种办法留住宪宗。周太后曾问宪宗:“彼有何美,而承恩多?”宪宗说:“彼抚摩吾安之,不在貌也。”由此可知,宪宗之所以宠幸万贞儿,不在外貌,而是万贞儿尽心侍奉宪宗,如按摩、小食、熏香等。而这些方法极讨宪宗欢心。

第三,宪宗能在万贞儿处得到身心的安全。

宪宗一生大起大落,几度沉浮,对朝廷的尔虞我诈、勾心斗角了然于胸。“土木堡之变”又给他幼小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创伤。天下之大,唯有万贵妃一处是宪宗的避风港。在此,他可以撕下伪装,放下戒备,放空心灵;可以安心入睡,甚至做个美梦。

以致才有宪宗在得知万贞儿去世后的感叹:“万氏长去了,我亦将去矣。”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