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文史百科

重阳节的由来,重阳节的由来以及习俗,你知道多少?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

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是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,那么关于它的由来以及习俗,你知道多少呢?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,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。

重阳节的由来以及习俗,你知道多少?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

重阳节是什么意思

重阳节寓意:一元肇始,长久长寿

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《易经》中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“九九”两阳数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;因日与月皆逢九,故又称为“重九”。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佩插茱萸、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。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,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,感恩敬老。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。

据现存史料及考证,重阳节的源头,可追溯到上古时代。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、祭祀大火星活动。《吕氏春秋·季秋纪》有载,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、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的活动。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。重阳节起始于上古,成型于春秋战国,普及于西汉,鼎盛于唐代以后。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,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。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,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。重阳节与除夕、清明节、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。

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民俗观念中“九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,有长久长寿的含意,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1989年,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“敬老节”,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风气。2006年5月20日,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重阳节的由来以及习俗,你知道多少?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

又叫“重九节”?

重阳节还有登高节、重九节、菊花节等说法。按照汉代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,有六阴九阳。九是阳数,所以叫重阳节。

战国末年,《吕氏春秋》之中《季秋纪》便提到“(九月)命家宰,农事备收,举五种之要”,“是日也,大飨帝,尝牺牲,告备于天子”。

可见,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祀的活动,感恩上天、祖先。

汉代,重阳节的内涵进一步发生变化。《西京杂记》中说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云令人长寿。”相传自此时起,祈求长寿也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。

南北朝,《荆楚岁时记》云:“九月九日,四民并籍野饮宴。”文中提及的“饮宴”活动,是由先秦时庆祝丰收的宴席发展而来的。到了这个时候,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。

唐代,它被定为正式节日。此后,重阳节的习俗内容不断扩充、丰富,流传至今。

那么我们“重阳节”都有哪些习俗呢?

登高

在古代,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,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;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,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。登高所到之处,没有划一的规定,一般是登高山、登高塔。还有吃“重阳糕”的习俗。

吃重阳糕

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、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。当今的重阳糕,仍无固定品种,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。

重阳节的由来以及习俗,你知道多少?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

赏菊并饮菊花酒

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,菊花盛开,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,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。陶渊明以隐居出名,以诗出名,以酒出名,也以爱菊出名;后人效之,遂有重阳赏菊之俗。旧时文人士大夫,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,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。北宋京师开封,重阳赏菊之风盛行,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,千姿百态。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“菊月”,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,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。清代以后,赏菊之习尤为昌盛,且不限于九月九日,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。

插茱萸和簪菊花

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,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;或佩带于臂,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大多是妇女、儿童佩带,有些地方,男子也佩带。重阳节佩茱萸,在晋代葛洪《西经杂记》中就有记载。除了佩带茱萸,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。唐代就已经如此,历代盛行。清代,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,“解除凶秽,以招吉祥”。这是头上簪菊的习俗。宋代,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、菊花来相赠佩带的。

唐代诗人的重阳节生活

唐开元四年(公元716年)九月初九日,时年17岁、身在长安的王维,正独自孤寂地度过重阳佳节。王维是在开元二年(公元714年)到长安开启宦游之路的。两年多来,他虽多方交游,四处投献,但仍然深感前途多艰,希望渺茫。

当时的王维人在异地,又诸事不顺。所以到了重阳佳节之际,他就倍加思念远在华山以东蒲州家乡的兄弟们:想必他们此时此刻,正在热热闹闹地登高宴乐,欢度重阳。可惜的是,自己不能像往年一样,参与其中。念及于此,王维提笔写下这首重阳节古今第一诗——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。

本诗诗题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中的“山东”,并非是指我们今天的山东省,而是指华山以东的王维家乡——蒲州(今山西永济)。

本诗作者王维,人称“诗佛”,是与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圣”杜甫鼎足而三的盛唐诗人。而相比“李杜”,王维似乎还要更为多才多艺一些,因为他除诗之外,还擅长绘画、音乐和书法,在生前身后都享有极高的声誉。

清人徐增在《而庵诗话》中说:“吾于天才得李太白,于地才得杜子美,于人才得王摩诘。太白以气韵胜,子美以格律胜,摩诘以理趣胜。”对三者评价均高,可谓深知盛唐诗坛的行家之言。

当然,身为“诗佛”的王维,绝对不会想到:自己写过那么多著名诗篇,居然还就是这一首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脍炙人口;自己写过那么多类似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的名句,居然还就是这一首中的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千古流传。

那么这个重阳节你准备怎么过呢?

标签: